食之安 心所安
时间: 2024-06-08 03:14:53 | 作者: 产品中心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学校食堂,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学校食堂管理是不是到位,环境是否卫生,食材是否安全,饭菜是否可口?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9月全市各中小学如期开学,家长和社会各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学校食堂。
食之安,才能心所安。在今年8月,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了《安徽省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后,芜湖市有关部门迅速部署,相继开展了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校园食品安全交叉检查等,旨在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我们已对全市所有高校、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全覆盖检查,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00家幼儿园,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与评估,梳理出幼儿园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共性问题,逐步提升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9月22日上午10时,记者走进繁昌第五中学,探访学校食堂管理现在的状况。“中午是黑猪肉烧扁豆、火腿粉丝、青椒土豆丝、清炒豆芽、肉片豆干,这些都是当天采购的,确保食材新鲜。”在学校食堂内,一位厨师和三位配菜师傅戴着口罩、帽子,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学校总务处负责人刘秀展介绍,开学前,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已参加过培训,确保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两手抓。
繁昌五中位于峨山镇,该校共有学生305人,每天中午平均有260多名学生在食堂就餐。食堂虽然可容纳300多人同时就餐,但是今年开学后,学校采用错时就餐制,每天中午按照年级和班级,分时段分批次集中就餐。“我们一共有8个班级,分两个时间段就餐,每个班由老师带队进入食堂,学生全部坐一侧吃饭,避免相互交流。”刘秀展说。从墙面张贴的《就餐窗口排队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班级、每名学生对应的打菜窗口,每个窗口同一时段排队人数不超过10人。
除了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学生就餐制度,学校对“明厨亮灶”和餐厅工作规范化也做了一系列安排。记者看到,食堂后厨烹饪加工区空间敞亮,各种灶台厨具干净,无显著油渍。备菜台上按区域放置着洗净、切好的蔬菜。洗菜间的水槽分成蔬菜清洗区、肉类清洗区和鱼类清洗区;餐具清洗间的水槽也按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流程分别设置区域。“前不久,我们投资了3万元,在清洗区加装了太阳能带电加热的热水器,在清洗时尽可能避开使用洗洁精等含化学物质的清洗剂。”刘秀展说,每天晚上8点,食堂对各个区域进行封闭消杀,在分餐区,还要打开紫外线消毒灯连续照射消毒。
在库房,少量的米和面粉整齐摆放在墙面的货架上,油盐酱醋等佐料分类放置在储物盒中,每个储物盒上张贴了名称、采购日期、采购人等信息。“依规定,所有食材都要在离墙面和地面20公分的地方放置,确保不会回潮,引起霉变。”刘秀展介绍,各种菜品都是当天采购,而米面等食材只会少量储存,并且确保生产日期在半年以内,以3个月为最佳。”
来到就餐区,记者看到,地面干净整洁,四周的墙面上张贴着食堂从业人员工作管理制度、食堂操作规范和文明用餐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醒目位置张贴着《繁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示栏》。公示栏上,上年度综合等级和本次检查动态等级均为A级。
“截至目前,我们已检查了全区近80所学校的食堂,未曾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现象,有个别存在操作不当、卫生问题,我们也及时要求校方整改落实。”繁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监管人员主要对食堂经营许可与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储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运输情况等9个方面60个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综合评判食堂等餐饮单位动态等级,督促学校食堂负责人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守护师生‘舌尖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生、家长、学校、主管和监管部门等社会各界对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格外的重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今日芜湖种瓜得瓜工作室全媒体记者 卫晗慧 实习生 陈佳一 文 梅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