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怒江剧变70年|一块豆腐里的驻村情

时间: 2025-01-27 11:09:37 |   作者: 产品中心

  豆腐,是餐桌上的常备佳品,寻常、朴素。怎么让一方小豆腐撬动开展,托起乡亲们的共富梦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娃吐娃村驻村李雁雄沉思的事。日前,记者走进娃吐娃村委会,旁侧“娃吐娃豆腐坊”的牌子分外引人注意。跟从驻村李雁雄的脚步走到负一楼的豆腐坊,煮浆机、磨豆机、豆腐限制成型机等各种设备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只待开业!

  “咱们的豆腐坊将于1月10日前后试营业,开业后每天能出产豆腐1.5吨左右。”李雁雄欢喜地介绍。

  2023年6月,上任于云南省戎合出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李雁雄到娃吐娃村担任驻村。经过进组入户调研了解村情实践后,李雁雄深感膀子上的职责沉甸甸的。娃吐娃村基础设施单薄、收入来历单一、村集体经济后继乏力

  “其时咱们的帮扶也局限于传统的方法,如投入帮扶资金和工会消费帮扶,消费后便无后续效益,我就想,能不能开展一个工业,带着当地的大众一同干,能源源不断,有持续性的收益。”李雁雄说。一天下午,李雁雄入村造访回到村委会,口干舌燥的他,忽然想吃一碗家园的豆花。但他发现鹿马登乡竟然没有家园的甘旨。所以,他萌生了一个斗胆的主意,测验把豆花带到鹿马登乡。

  随后的几天,李雁雄了解了周边寨子卖豆花状况,村里的水环境等。在没有设备和食材的条件下,他自费购买了设备和质料制造豆花,成为鹿马登乡做豆花的第一人。

  “每当阿路底的赶集天,咱们早上5点就起来制造豆花,并依据当地大众的口味,调制了甜、咸两种蘸水。”李雁雄介绍,豆花赢利十分高,在60%以上,每个赶集日都能卖300多元。时刻久了,很多人都知道李雁雄,都吃过他做的豆花,因而他也被大众亲热地称为“豆花”书记。

  可是渐渐地,李雁雄也意识到,卖豆花不是长久之计:“一种原因是卖豆花会和其他作业抵触,另一方面,我觉得个人力气仍是太小了。”

  所以,李雁雄将卖豆花赚的5000多元钱悉数交给村集体经济,又向上报告和争夺,期望开一个豆腐坊,扩展获益面,经过豆腐工业激起大众内生动力和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主意得到了云南省戎合出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有关部门的支撑,所以“娃吐娃豆腐坊”应运而生。

  “豆腐厂将选用党支部+合作社的方法运转,由党支部和谐企业帮扶资金作为全村农户的入股资金,这样农户每年都能取得股份分红。”李雁雄介绍,豆腐坊年销售额估计可达140万元,赢利在70万元左右,将依照村级集体经济40%,乡民股东40%,实践经营者20%的份额进行分配。

  据悉,现在“娃吐娃豆腐坊”已在有关部门牵头下和福贡县30余所校园达成了供给协议,后续出产的豆腐将直接配送到福贡县各个校园。

  “下一步,咱们将完善豆腐工业链,经过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围大众开展黄豆栽培和豆渣饲养,让更多大众参加豆腐工业,完成一同开展,共同致富。”李雁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