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豆成金” 小豆腐磨出村庄复兴新动能
时间: 2025-03-24 02:21:22 | 作者: 豆干切制机系列
10月16日,走进坐落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贺井村的邵阳市美蔬匠农业开展有限公司的豆腐出产车间,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几名工人有序地操作机器,大豆通过浸泡,磨浆,煮浆,点浆,冲浆,成型……变成软糯的豆腐,热火朝天中透着生气勃勃。
这是贺井村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推进村庄全面复兴,引资于当地组成建立的豆制品出产企业,企业首要从事水豆腐、油豆腐、卤豆腐、柴火香干等豆制品制造加工,该公司为邵阳市区仅有取得市监局颁布的《食物出产许可证》的豆制品加工工厂,已于10月14日正式投产运营。
机器出产出的豆腐能和人工制造的滋味相同吗?为了承认和确保豆腐制造出的口感,工厂花了不少心思。首要,从水源上下功夫,贺井村的豆腐在本地小有名气,口感质量得到许多门客认可,不只是几代匠人的手艺传承,精工细作,也是贺井村的水源,贺井村因井得名,井水冬暖夏凉,清冽甜美,用于制造豆腐,嫩滑爽口,不易破,工厂为了从源头上确保豆腐口感,铺设管道从水井取水。豆腐发明于汉朝,阅历两千多年匠人的不断改进和立异,黄豆浸泡多久、何时点卤、煮浆温度等细节是各家制造豆腐手艺人不别传的职业秘要,工厂延聘本地制造豆腐的能手,将沉积千年的工艺技能结合现代机械,制造出的豆腐滋味会怎样呢?
“豆浆的过滤工艺决议了豆腐终究口感,豆浆在通过机器三次过滤后,口感愈加细腻嫩滑,手艺制造也达不到这种程度。”有着26年豆腐制造经历的李亮明坦言:“现在机器化制造,不只出产功率翻了几十倍,咱们干事也比曾经轻松得多。”他举例,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形式,夫妻两人制造豆腐,一天产值为三四十斤黄豆,现在工厂有5名工人,每日最大产值可到达3000斤,功率进步数十倍,并且制造的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由机器完结,省时省力,工艺更高。
贺井村支部书记邓珍强介绍:“贺井村此前制造豆腐都是家庭小作坊为主,产值和效益都不高,加上豆腐简单腐坏,商场只限制在本地,本地对豆腐消费需求有限,要想方法做大‘蛋糕’进军更大的商场,有必要走新的开展途径。”
怎么提高“贺井豆腐”的“含金量”,成为本地特征农产品品牌,走进本地生鲜商超、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店,翻开商场销路,为村团体经济、乡民实实在在地增收?只要标准化、标准化、企业化!
贺井村采纳“村团体+企业+农户”形式,村团体出资场所、厂房等硬件设备,企业担任出产设备与运营,本地农户优先入职,且一切乡民可以轻松的享用成本价批发豆腐,到集市进行出售。
1200平出产厂房拔地而起,企业成功落户。走进标准化出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的出产设备和洁净卫生的出产环境,车间内洗手消毒区、出产区、油料区、熏烤区、包装区、物流区、化验室等区块清楚。工人们一致穿戴工作服,佩带口罩、手套,严厉依照墙上粘贴的操作标准守则做相关操作,泡豆、磨浆、煮浆等首要出产程序根本完成现代化,完成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能的完美交融。
邓珍强说:“咱们将捉住这次时机,尽力开发豆腐传统工艺与非遗文明,让贺井豆腐得到商场认可,成为本地特征品牌,一起也带动更多乡民走上致富路,为村庄复兴注入新开展生机。”(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