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干切制机系列

首页 > 产品中心 > 豆干切制机系列

极氪为Waymo定制车辆投资额外70亿

时间: 2025-02-04 15:31:06 |   作者: 豆干切制机系列

  去年7月,Waymo将一批极氪电动迷你面包车(现正式命名为Zeekr RT)运到美国,用于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商,Waymo曾改装过林肯MKZ、克莱斯勒的大捷龙、捷豹纯电I-PACE等。但这批极氪电动迷你面包车不一样,它们是前装量产,即从汽车生产流水线上下来,就没有方向盘、踏板。

  这些电动迷你面包车还搭载了Waymo第六代传感器套件,覆盖了360度视野的激光雷达,覆盖360度范围的视觉系统,以及超声波雷达。

  2024年10月,「搅局者」特斯拉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随后,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电话会议上声称,特斯拉CyberCab将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年产量有望达到200万辆,最终增至400万辆。

  同月,Waymo宣布完成56亿美元的C轮融资,母公司Alphabet领投,创下Robotaxi赛道迄今最大融资额。加上A轮的32亿美元、B轮的25亿美元,Waymo总融资额已达111亿美元。

  与特斯拉全栈造车不同,Waymo主打无人驾驶技术,而车辆采购自外部主机厂。

  早在2021上海车展上,沃尔沃汽车与滴滴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滴滴出行无人驾驶提供车辆,跨界开展Robotaxi技术。

  Waymo与极氪,滴滴与沃尔沃,无人驾驶的两股力量在吉利体系交汇,并不完全是巧合。

  2017年,杨大成被派到欧洲研发中心,先后负责过硬件、电子电气架构、软件团队,做了领克01国际版和与Waymo合作的Robotaxi项目。

  据杨大成回忆,Waymo找到吉利是在2019年初,当时浩瀚M架构的概念基本已形成,已经验证了一些工程上的可能性。

  而所谓浩瀚-M架构,是吉利洞察到当时L4级无人驾驶发展比较快,决定在浩瀚架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的架构。

  当时,Waymo和吉利方面一起交流时发现,M架构能提供的差异化体验刚好是Waymo想要的。从成本角度来看,吉利经过多年发展,在架构和安全性方面已有积累,性价比更高。

  而Waymo的出现,让吉利站在Robotaxi领头羊的肩膀上,进一步探索面向未来的架构设计。

  2021年,Waymo向全世界汽车制造商招标,为Robotaxi场景定制生产车辆。吉利中标,双方正式合作开发新一代Robotaxi。

  基于浩瀚-M架构,在给Waymo做Robotaxi的同时,极氪还规划了同平台、针对家庭市场的极氪MIX。为了开发浩瀚-M架构,吉利投入了70亿元。

  Waymo对产品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内部空间很大;第二,乘客拎着一堆购物袋,要能走上车。

  为了空间最大化,欧洲研究院设计成了胶囊造型,把车的前悬缩短了,仪表板往前推。

  而要想拎着购物袋走上车,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车的离地间隙足够低、门足够大。

  普通MPV的开门宽度大概760mm,乘客只能先坐上车,再把购物袋放下。要「走上车」,除非做成对开门,把B柱 「拿掉」。

  杨大成后来在采访中对媒体远川汽车评论回忆,Robotaxi每天要上下很多人,而没有B柱、纯平地板和大空间的设计,一下就吸引了Waymo。

  2024年5月,极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安聪慧在上市致辞时表示,极氪与Waymo合作定制的车型即将进入美国出行市场。

  10月23日,极氪公司在MIX车型发布会上宣布,与Waymo合作开发的无人驾驶出行机器人已开始国外路试,预计将成为全世界首款大规模量产交付的原生无人驾驶汽车。

  与此同时,Waymo的商业化也在旧金山取得突破性的进展,Waymo在当地的订单量已超越Lyft,仅次Uber。

  2021年,杨大成回国,跟安聪慧和团队一起商量后,开始着手用浩瀚-M架构打造家用车。

  决定要在浩瀚-M架构上给极氪造车,杨大成和团队的想法一开始比MIX还要更疯狂。

  当时团队从产品维度曾给这款车起名字Magic Interior(魔法内饰),想把内饰做得很特别,做很多插口,让用户通过你自己的喜好去装饰这台车。但考虑到工程的难度、成本等,就把天马行空的想法收敛了一些。

  安聪慧提出了旋转座椅的想法。他认为这样能极大的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也更像一个未来的家,因为在家里,家人不仅会并排坐在沙发上,也会在餐桌前面对面聊天。

  据杨大成介绍,为了使座椅旋转,要满足强度,以及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问题。旋转座椅的开发先后经历了五轮台架试验。团队做机械和做软件的工程师曾就此经常吵架,最后终于实现了。

  旋转座椅有两把,270度旋转可以使车内乘客实现对座,甚至在车里开着空调吃火锅。

  最终,团队想出解决方案——把车轮往外推到最大,把减震器做成一个特殊的结构,让它靠近轮子,又不会干涉,但又是垂直的,保证它的舒适性;此外,他们把控制器、线束的空间压缩到最小,保证座椅能够推到轮包后边,做成一个客厅。

  而在评审环节,安聪慧对按钮式车门提出质疑,他认为因为是家用车,门把手会让人用起来更安心。最后团队选择了有门把手的设计方案。

  极氪MIX呈胶囊造型,轴距超3米,和极氪001差不多大,车长却比极氪001短了282mm。

  和Waymo的Robotaxi一样,MIX也采用对开门。此前,市场中对开门最知名的要数劳斯莱斯,采用转轴结构,后门向后开启。

  此外,为了做成全世界泊车速度最快的车,34秒泊到位,极氪MIX通过增大前轮转向角,实现了9米9的转弯直径。

  杨大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碰撞会从三路传导,一路是从底盘,一路从车门,一路从A柱。

  MIX没有传统B柱,所以中间这路就没有了,需要想办法让它从地下和上面走多一点,于是团队针对A柱和门槛梁重新做了结构。

  底盘这路,MIX的设计,内部叫做平均吸能的发动机舱结构。发动机舱里的每个件都吸能,保证碰撞能量传递到驾驶员脚的地方就截止了。

  左前门是传统的电推门,但不一样的是有两把锁,后门有三把锁。因为B柱放在门里,要保证车门能被车身拉住,还有碰撞的时候,可承受冲击能量,不会被拉偏。

  车顶部分,MIX采用了2000兆帕的一种新技术钢,管热气胀工艺无缝钢管,用热空气加热成型的,强度非常强。

  这台车颇具工程挑战,没有传统B柱,没有横梁,要保证碰撞没问题,顶压没问题。

  「MIX如期进行交付,是吉利造车近三十年来,最具挑战的工程研发项目。」安聪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极氪MIX的开发投入,是一款中大型SUV的2.8倍。

  杨大成认为,20万以上售价的电动车增速正在放缓,电动车要么就是高端的玩具,要么就是低端的交通工具。